原标题:如何在生活中保持平静和自信
导读:
如何在生活中保持平静和自信,我越来越觉得向他人提供情绪价值是一件非常耗费精力的事情,所以尽量避免吸引别人的注意力,偶尔逃离生活的琐碎,情愿把我的精力给予值得的人。...
如何在生活中保持平静和自信,我越来越觉得向他人提供情绪价值是一件非常耗费精力的事情,所以尽量避免吸引别人的注意力,偶尔逃离生活的琐碎,情愿把我的精力给予值得的人。
成年人的世界不是很容易,各种的利益平衡。于是我开始慢慢地收敛自己,更是理解杨绛先生的那些话:我和谁都不争,和谁争我都不屑。其实在生活中,我是一个很容易感受到别人的热情,真诚以及嫉妒,还有小心翼翼的恶意的人。
然而这两年,尽管我的生活环境、状态发生了巨大变化,但我的情绪非常稳定,即便是有让我感到不舒服的地方,也可以自己消化。低谷的时候,我会有方法保持平静,逐渐形成了一套随时调整让自己开心,对无足轻重的恶意装作不知情的生活模式。
有时甚至感觉,对自己了解地越多,就对外界会多一份理解。对此,我也做了反思,企图在维持人际交往和保持自我之间达到平衡。同时,就像克里希那穆提所说的那样,在生活中,我没有任何信仰,也不会让自己陷入任何组织和团体。尽量保持客观,适当释放善意。同时还要维持实力,获得别人的尊重、维护自己的利益。
对于那些曲解我最初的善意,或者是故意将其打掉在地,然后再给我一颗糖的人,又或者是带着目的的人,在他们面前我不自觉地收敛性格,我不会记恨,但会适当沉默,在心里从此远离。即便误解或者挑衅,我基本不解释,也不会回应,因为我清楚自己是什么样的人;还有个别人是从众的盲目的,企图在集体中讨好,想要获得安全感的人,我会尊重所有的选择,也不再像从前,表露自己全部的看法,更不会有一丁点想要帮助/纠正/改变别人的想法。人的内心其实很脆弱,很多时候像个刺猬一样试图证明自己被爱、优秀,不孤单,反而刻意伪装,其实就是内心还不够强大到能够承认这些所谓缺失的地方。然而也没关系,求同存异,互相尊重。 对于给予过我帮助的人,在他需要的时候默默地给他相应的关心和回报。
奇怪的是,另一方面,总会有秉性相投的人向我主动表达善意/无私帮助,对于他们,我尽量地给予热情的回应,所有的真诚,以及大方分享。因为我知道他们不会曲解,更不会嫉妒,也会同样给予我善意。即便有一天,一别两宽,那也是享受过当下,丝毫不会生嫌隙,再见面也是朋友。或许越是做自己,越是能吸引到与自己性格相投的人。回想一下,我的忘年交朋友都是这样无意中建立起来的。
所以我身边很多的人即便最初性格有点内向,随着时间也开始主动和我玩笑打闹,约我出去运动,打球,看剧等等。
对于我而言,我的日常生活节奏不太会有变化,读书,工作,瑜伽,其他偶尔外出基本占据了我全部的时间。一个人待着,是我恢复精力状态的最佳方式,但对于我喜欢的人而言,我会愿意为了在一起适当配合他们的节奏。于是,我也常常感到,当下生活的快乐有很大一部分建立在高质量的人际关系上。近期更是觉得自己进入了人生中心智稳定的阶段。
甚至有些时候,面对别人的善意和邀请,我会自问自己这种“偶尔的社交恐惧患者”怎么会收到这么多的善意,当然会发自内心的认为自己值得,也会感激生活的美好,进而更加强化了当下的生活模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