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标题:关于篆香
导读:
最近看了好些年前火到现在的知否,其实从前一直看不进去,嫌剧情太慢了,现在却是心静下来不少,可以流畅的看下去了。一直都很喜欢宋朝的文雅,但很多时间都停留在书籍上,譬如读东京梦华录...
最近看了好些年前火到现在的知否,其实从前一直看不进去,嫌剧情太慢了,现在却是心静下来不少,可以流畅的看下去了。一直都很喜欢宋朝的文雅,但很多时间都停留在书籍上,譬如读东京梦华录这些古书,以及那幅清明上河图。终归停留在书面。却是看知否的时候看到了其中的篆香,突然让我回忆侵袭。
想及了10年前自己曾在一家龙泉瓷器的店面待过些许日子。也算是最为平静的月余时光。
每日听着古琴奏乐,穿着旗袍在瓷器间行走,并要学习品茶泡茶以及篆香。
泡茶倒可勉强过完走一个形式,而篆香我是花了许久的功夫还是没学会,而且就止步于压灰这个步骤就无法继续了。怎么压都是平了这边,起了那头。气得我越发的浮躁,反而胡乱搅起来。
但是却有几个姑娘压得很好。他们虽然相貌并不出众,但气质就与众不同,举手投足间就好像是从千百年前穿越过来的样子。我当年只觉得他们婉约恰似古人,却没曾想为什么我压灰都压不好。虽然他们都告诉我,是因为我心不够静的关系。但我并不以为然。
但如今却是清明了。可能和最近一直在练字帖,读唐诗宋词的关系吧。确实发现自己的心难静。怪不得儿时学古筝,即便是考出了级,仍然弹得很寻常,欠缺真正的韵味。
而我练字也是喜硬笔,不喜毛笔。还是母亲点透,唯有毛笔的一笔一画,轻重有秩序,才可让人真正沉稳,慢慢平心静气下来。我也在克制自己的浮躁,试图改变自己的三分钟热度。认真抄经书。
以前总觉得回响之事太过虚妄,但其实现在心里也这般如是。但用毛笔认真的意义并不为旁的,只为让我们的心在迷茫焦虑的生活阒静下来,遇事不懊燥,急恼。归于安宁质朴。论事不语浅与薄。
不过修身养性对我的性子来说也不求速成了。还好时间还很多。可以让一切都慢慢来。
难得最近疼痛侵袭不那么严重,尚可做一些觉得有意义又不过分劳累的事。也觉得欢喜。
不知道现在的我再尝试篆香,会不会比10年前成功一点呢。